在《无间》的最后,霍飞还是死了。他替花向雨挡下了子弹,也送自己就此下线。
乍一看,这又是反派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传统套路,不免有种强行洗白的别扭。但是,阅读理解向来是需要联系上下文来答题的。
霍飞的转变,并不是偶然,而是草蛇灰线式的必然。在临死之前,霍飞说出了闪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操作。他说出了闪官行动的真正地点,也为男女主角保护美国谈判代表争取了时间。
如果不仔细阅读上下文,我们自然发现不了编剧的妙笔。事实上,对于霍飞的转变,剧中早已有过无数次的铺垫。由于霍飞、陆风、花向雨三人的关系,闪官一直对霍飞缺乏足够的信任。和陆风的兄弟关系似乎是霍飞生来的原罪,无论霍飞千般努力、万般忠诚,从来不曾得到过闪官的信任。在方立忍被杀之后,霍飞看似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把手,却依然难以逃脱不被信任的命运。在拯救牧羊人的行动上,霍飞出现在佯攻的现场;而湖心木屋是山田凉子的任务;在闪官身陷囹圄的日子里,无常才是一切行动的最高负责人。这就是霍飞在闪官集团内的尴尬地位。他看似地位很高,却总是领着佯攻的任务,演着炮灰的角色。由于孤儿院与训练营的经历,霍飞对于闪官一直有一种父子之情、君臣之义。在PUA大师闪官的忽悠下,霍飞一直死心塌地为闪官效力。即使他知道闪官杀害了陆风的父母,即使他发现闪官是在为日本人效力,他依然祭出了中国驰名双标,分分钟就原谅了养育自己的义父。霍飞对于闪官,总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报恩情怀在里面。所以,纵然闪官十恶不赦、坏事做绝,他依旧对闪官不离不弃、生死相依。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就像豫让与智伯、荆轲与燕丹,霍飞始终对闪官忠心不二。但是,讽刺的是,明君贤臣从来是双向选择,霍飞愿意付出,闪官却未必接受。从头到尾,霍飞看似鞍前马后、出生入死,但是在闪官那里,他从来都不是首选,而是无关紧要的B计划。别人是主力,他是替补;别人是主攻,他是掩护。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对比无常兄妹,霍飞心态爆炸是必然的事情。在闪官被谷正抓捕的特殊时刻,霍飞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突然出现的权力真空,让他萌生了自己是代理老大的错觉。他找到无常兄妹来商量解决对策,但是无常却冷冰冰地打破了他的幻想,“闪处长交待过,特殊时期,我可以代替处长行使权力。”自始至终,霍飞从来都没有得到过闪官的信任。他把闪官当义父,闪官却拿他当路人。在全剧最后的刺杀美国特使行动中,闪官明明知道奥普拉夫人就在昆仑庄园,但是他依然把霍飞派去了唐嘉花园。闪官曾说过,唐嘉花园是他为女儿花向雨选好的归宿;对于霍飞,估计也一样。他想借牧溪鹤的手,除掉亲闺女和干儿子。对于闪官的借刀杀人,花向雨不知内情;而霍飞却不同,他明知道自己这一去凶多吉少,明知道闪官要置他于死地,但是他依然选择了从容赴死,很有一种古代侠士的风范。他虽然看清了闪官虚伪的真面目,却依然选择了义无反顾。在唐嘉花园,临死告别的霍飞留给了陆风一封信。在这封信里,他像个纯真的孩子,回忆着两人快乐幸福的童年。他直言不讳自己对花向雨的爱,却又宽容大度地祝福花向雨与陆风。在这封信的结尾,霍飞是这样写的,“你相信来世吗?我相信。到时候,我还是你的弟弟。”两个男人之间,无论曾经有过怎样的恩怨,一声兄弟总会换来彼此的和解。哀莫大于心死。霍飞是主动求死的。在看透了闪官、背叛了兄弟、失去了爱情之后,他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无欲无求、无牵无挂。一个人没有了牵挂,也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即使没有飞向花向雨的子弹,霍飞依旧会选择与这个世界再见。在霍飞短暂的人生中,陆风曾经陪着他河中放船,花向雨曾经与他并肩作战,闪官也曾像父亲一样高山仰止。不幸的是,快乐的保质期都很短,抵抗不过漫长的时间。亲情、爱情、友情,最终全都蜕变成了岁月的无情。几乎所有人的一辈子,都是这样单曲循环的剧情。来的时候,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去的时候,白茫茫一片真干净。霍飞,生来就是孤儿,死去依旧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