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歉:昨天推送的“疯狂寒假题,教材本本通-必修3”因操作失误无法下载,需要下载电子版的朋友 )
A.交通不便B.地质灾害多发
C.天气多变D.牧业活动干扰
(2)图2中风向随高度变化情况的大致时间可能是( )
A.2:00B.8:00
C.14:00D.17:00
解析 第(1)题,纳木错地区地处青藏高原。8月(夏季)青藏高原增温快,对流旺盛,天气多变,是影响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选C。第(2)题,读图2可知,观测点近地面风向为°左右,为偏南风(对照图1可知)即由陆地吹向湖面。据湖陆风的形成原理可知,夜晚陆地比湖面气温低,吹陆风,即观测点吹偏南风。选A。
答案 (1)C (2)A
三、试题链接
1.(·江苏地理,19~20)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1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1)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
(2)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2中( )
A.①增大 B.②增大
C.③减小 D.④减小
解析 第(1)题,三峡库区的云海是由水面上大气上升,气温降低,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的。结合选项中大气运动方向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故选AD。第(2)题,大气中的云层可以反射太阳辐射,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导致地面辐射减弱;大气中的云层还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图2中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逆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故选BC。
答案 (1)AD (2)BC
2.(·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联考二)坎儿井的原理是利用地形条件,通过人工地下暗渠,将水源引流至山麓涝坝(小型蓄水池)中,为干旱地区提供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近年来,我国吐鲁番盆地大量建设机电井导致坎儿井水量锐减。下图示意吐鲁番盆地局部区域涝坝和机电井分布情况。据此完成(1)~(3)题。
(1)推断该地交通线路的大致走向为( )
A.西北—东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环湖分布 D.呈“之”字形爬升
(2)坎儿井中的水可以四季常流,其主要原因是( )
A.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
B.当地较为稳定的山地降水补给
C.灌区调蓄工程的建设
D.集水区的地下水较为稳定
(3)图中水量减少最明显的涝坝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1)题,干旱区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水资源丰富区,交通线必然沿人口、城市分布。图示涝坝“为干旱地区提供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则涝坝所在地为人口主要分布区;据此可判断交通线走向为东北—西南。第(2)题,“四季常流”说明有稳定的水源补给,而地下水补给具有稳定性,降水、高山冰雪融水都不具有全年稳定性,故D正确。第(3)题,②处的机电井位于涝坝上游多个坎儿井汇水地带,随着机电井的大量抽水,会使位于其下游的②处涝坝中的水量明显减少。
答案 (1)B (2)D (3)B
推荐全网最值得一看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ufenga.com/lfjg/4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