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帅妻美的周瑜嫉妒诸葛亮?原来他才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东坡有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没有讲诸葛亮。打赢这一仗的不是诸葛亮,打赢这一仗的赤壁之战的功劳,主要是周瑜,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但是到了《三国志通俗演义》里面完全是写转化成诸葛亮了,这完全是移花接木,对吧?完全是为了美化诸葛亮,甚至也有意识的孙吴这边。那么这个故事好像不应该发生在你孙吴身上,应该就是诸葛亮才能做得出来的。在真实的历史中,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军事首领是周瑜,是他指挥了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但是,在罗贯中描述的赤壁之战中,第1号主角是诸葛亮,而不是周瑜。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乃至赤壁战役结束后的三气周瑜,完全将头号功臣周瑜的功劳抹杀的一干二净。就连火烧赤壁必不可少的东风也是诸葛亮借来的。乌林在长江北岸,赤壁在长江南岸,长江在此处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的走势。隆冬季节,北风呼啸,这时如果从赤壁火攻对岸的乌林,火借风威,风借火势,其结果只会是玩火自焚。所以火烧乌林唯一可能成功的机会,就在北风盛行的隆冬时节刮起一阵东南风。晚唐诗人杜牧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毫无疑问,杜牧的这首诗给罗贯中带来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他在《三国演义》中虚构了诸葛亮借东风的情节。到了决战之日,诸葛亮登坛作法,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账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借东风固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由此却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成语流传至今。那么,这不可或缺的东南风究竟从何而来呢?赤壁所处的云梦泽比现在大得多,水量也充沛的多,可以说是相当壮观的。那么同时唐诗还写道,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那么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我们所产生湖陆风的几率是很高的。所谓湖陆风就是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热空气往上升,湖面上的风就过来补充,这个叫湖风。太阳下山以后,湖面的水温高,热空气往上升,地面的风就吹向湖面,这个叫陆风。陆风的方向,正是周瑜他们战斗所需要的东南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把火烧乌林的头功,记在真正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周瑜名下,而是让诸葛亮以奇门遁甲呼风唤雨的法术借来了东风。不仅如此,罗贯中还将周瑜塑造成,一心要置诸葛亮于死地而后快。一个心胸狭窄,忌能妒贤的人。但是这个描写虽然把诸葛亮形象写得很高大,但是对历史上的这么一个雄姿英发的这么一个战略家周瑜,应该说对他是一种极大的委屈,或者说对他性格来说应该做了很大的改写,跟历史人物是很不相向的。读者朋友们,对于人帅妻美的周瑜嫉妒诸葛亮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ufenga.com/lfcz/11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