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福证券:组件价格回落预期下 组件价格回落预期下, 中信证券:建议 风电:三季度风机出货不及预期,我们认为主要受到项目推进节奏和部分零部件供应不足的影响,预计后续将随着产业链逐步完善和部分轴承等零部件国产化推进而逐步改善。随着风电大兆瓦加速升级、大基地项目建设加快和风机整体降价,陆上风电装机有望迎来快速回升,陆上风电设施开发商的收益率有望明显修复,预计全年整体陆风装机量有望达50GW;年以来陆风/海风招标持续超预期,1-9月国内风电招标量超80GW,我们预计全年招标有望接近GW,为后续新增装机提供了丰厚的项目储备。在国内风机厂商技术升级、性价比优势大幅提升的背景下,预计年风机出口规模有望加速增长。另外,风机价格下降的大背景下,我们建议 储能:国内来看,在政策积极推动下,多地储配规划出台助力储能规模提升,近期广西省发布共享储能示范项目的规模,大型电力集团纷纷加码布局,据电规总院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电网侧新型储能总需求规模约万千瓦,配储时长2~4小时。预计政策将不断完善储能发展的环境,订单的落地将会带动产业链的发展;海外出口保持旺盛,国内项目启动值得期待。海外来看,外围冲突加剧了能源危机,而光伏+储能是最快的解决能源供应的办法之一,且在欧洲限制电价的情况下,光伏+储能依然有比较好的经济性,此外部分国家为了减少能源的对外依赖,也会寻求新能源的发展方向,我们预计相关产品的出口依然保持旺盛;另外,我们建议 太平洋证券:海风处于中长期向上产业周期起点!深远海打开海风想象空间
长期视角看短期,海风处于中长期向上产业周期起点。1)长期:深远海打开海风想象空间,降本支撑平价时代可持续发展。我国海上风电潜在可供开发的资源接近GW,其中50米水深以内的固定式海风资源GW,漂浮式海风资源GW.截至年末,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仅26.4GW,占可供开发资源的比例不到1%,未来还有充足的成长空间。长期来看,随着漂浮式等新技术的进步,海风成本进一步降低达到平价后,在较好收益率的驱动下将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
2)中期:沿海各省加码海风建设,“十四五”海风将实现从1到10的跨越。截至目前,沿海11省市均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发展计划,11省市“十四五”开工或规划的海风总规模已接近GW,计划并网容量达到51GW左右;各省海风规划不仅为“十四五”装机提供了保底,也在提前布局“十五五”。我们认为各省并网目标仅是保底量,乐观估计“十四五”海风新增装机70GW以上,同比增加%+。
3)短期:前置指标招标规模可观,海风即将开启中长期向上周期。截至9月末,年公开市场海上风机招标9.4GW;从招标趋势来看,海风年招标预计达到15GW以上(包含非公开市场EPC招标),同比+%。在目前的招标量指引下,预计年海风新增装机在12GW左右,同比增速%+,海风即将开启中长期向上周期。此外,海上风电项目一般提前1-2年招标,-年的海风装机将在年开始招标。根据“十四五”装机规划,我们预计-年装机预计在35GW以上,因此年海风招标预计依然维持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来看,海上风电未来根据壁垒高低和利润留存能力进行投资。1)高壁垒的海缆、国产替代的主轴轴承等核心环节,东方电缆、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宝胜股份、新强联、恒润股份等公司有望受益;2)供需格局较好的大兆瓦塔筒、铸件、主轴、法兰、叶片模具等零部件环节,海力风电、大金重工、日月股份、金雷股份、双一科技等公司有望受益;3)海上风机价格持续下降背景下,成本管控能力强的平台型成长整机企业,明阳智能、运达股份等公司有望受益。国新证券: 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光伏、风电装机量将快速提升,四季度新增硅料供给较大,将有效缓解上游供给瓶颈,电池和组件环节盈利有望修复。风电招标逐季度提升,二季度风电招标26.4GW,较去年同期增加9.2GW.根据伍德麦肯兹数据,二季度全球风电整机订单达到43GW,创历史新高,中国整机厂订单占比80%以上。建议持续 西南证券:各国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需求增大强烈建议积极布局光伏板块
我们认为,目前电新板块估值低位,向下空间有限,应积极布局,长期看光伏、新能车板块未来都是增速较高的行业。
光伏方面,目前各板块中仍强烈推荐光伏板块,近期,硅料新增产能将开始逐步释放,下游需求将获得充分满足,环比增速提升。长期看,各国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需求增大,强烈建议积极布局光伏板块。
风电方面,在全球碳减排的大环境下,长期趋势向好,短期上游原材料开始跌价利好零部件厂商,主机价格仍处于低位,装机增速难以出现高增长,近期上游原材料松动,建议继续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ufenga.com/lfcz/11384.html